网站首页 科研团队 研究方向 科研课题 科研成果 数据下载 人才培养 生产服务
科研团队
棉花遗传育种团队
棉花作物栽培团队
棉花机械化生产团队
棉花种质资源培育团队

张桂寅



张桂寅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1962年生人。1983年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,1999年获农学硕士学位,2005年获农学博士学位。1983年至今在河北农业大学工作,从事棉花遗传育种研究。河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,河北省作物品种审定棉花专业委员会委员,获得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、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(享受津贴),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,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
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棉花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,1983-1990先后参加国家科委"优质抗病丰产棉花新品种选育"和"低酚棉新品种选育"课题研究,河北省科委"抗病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选育"、"棉花种质资源研究"。

1991-2000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加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"河北棉花黄萎病菌分化、抗性遗传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"、"低酚棉种质资源创新与鉴评"研究,河北省政府重大攻关项目"丰产优质抗病低酚棉新品种选育"、"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选育"、"抗病、高产、优质、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"、"高产、优质、抗病虫、低酚棉新品种选育"研究。

2001-2010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"黄萎病菌胁迫下棉花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"和"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功能鉴定与表达分析";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计划"棉花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分析"研究,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"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"。主持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"转基因低酚棉新品种选育"、"高衣分转基因棉花的创建与新品种选育"研究;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"高产、优质、抗病棉花杂交种"农大棉8号"的中试与示范"研究,多项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。

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重大基础研究(973)前期研究专项"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与基因克隆";863计划项目"强优势棉花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",农业部公益性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经费课题"棉花黄萎病菌多样性及病害发生模式研究";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"棉花重要基因的发掘、评价和有效利用研究",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项目"棉花高产、优质、抗病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"、"棉花高产、优质、抗病虫、多用途新品种选育",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"高产、优质棉花杂交种"农大棉6号"的中试与示范"、"高产、优质、抗病虫棉花新品种"农大棉7号"示范与推广",和其它项目多项。

2011年-2016年主持863计划子课题"高产优质多抗棉花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",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"转基因低酚棉新品种选育",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"棉花抗逆稳产新品种选育"岗位专家"。作为主研人参加863计划"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"、"强优势棉花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";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"棉花优质、高产、抗病新品种选育"、"高产、抗病虫杂交棉新品种研究。

在棉花育种方面,先后进行棉花抗枯萎病、抗黄萎病品种选育研究,低酚棉新品种选育研究、转基因低酚棉选育研究,转基因抗虫棉研究,抗病、高产杂交棉新品种选育,转基因优质抗虫棉新品种选育,培育了具有不同特性的棉花新品种。在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方面,先后进行了低酚棉种质资源研究,对200多份低酚棉的黄萎病抗性、纤维品质、种子品质、农艺性状、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;进行了短季低酚棉种质资源进行了多个性状系统研究;研究了我国抗枯黄萎品种资源的生长发育、抗病规律、纤维品质、农艺性状、丰产性等一系列性状。在棉花育种基础研究方面,研究了我省黄萎病的发生、病菌分化、病菌形态、生长发育,研究了病菌致病力与棉花抗病性之间互作关系,研究了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选择与杂种优势关系。

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育成高产、优质棉花品种"冀棉26号",抗病高产棉花品种"农大94-7",高产、抗病、抗虫、早熟棉花品种"冀棉7号",高产、抗病、抗虫、优质棉花品种"农大棉8号",高产、抗枯萎病、抗黄萎病、抗虫棉花品种"农大601",抗虫优质棉花品种"农大棉13号",高产、抗病、抗虫、低酚棉品种"农大棉12号",育成一系列强优势杂交种,高产、抗病杂交种"农大棉6号"、高产、抗病、抗虫杂交种"农大棉9号",高产、优质、抗病、抗虫杂交种"农大KZ05",抗病、抗虫、优质、早熟杂交种"农大棉10号",抗病、高产、优质棉花新品种"冀农大棉24号",抗病、高产、低酚棉新品种"冀农大棉25号"通过河北省审定。

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中,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。"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",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第二名);"抗病、抗虫、高产棉花新品种农大棉7号、农大棉8号选育及应用",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第二名);"棉花种质资源分子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棉新品种选育",2007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(第二名);"作物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新方法及其应用",2008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(第三名),"高产、抗病、优质棉花新品种冀棉26号和农大94-7的选育",2004年获教育部二等奖(第三);"棉花无色素腺体性状的育种选择和田间保纯技术",199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(第四名);另外还获得3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在"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"(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2009)研究中,鉴定、筛选出565份不同类型棉花特色种质,首次建立了240份优异种质分子指纹图谱;发现了棉花品种5种抗病类型和黄萎病抗性新的遗传方式。集成创新了棉花抗病品种选育技术,育成了抗病杂交棉农大棉6号、抗病优质棉冀棉26号、抗病丰产棉94-7等5个棉花新品种,实现了抗病、丰产、优质同步改良和突破。新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示范、推广,成为适宜种植区的主推抗病品种。

在"抗病、抗虫、高产棉花新品种农大棉7号、农大棉8号选育及应用"(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2013年)研究中,首次育成适宜河北所有生态棉区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农大棉7号,冀东早熟棉区试中霜前皮棉增产30.6%;育成了集品质综合指标最优、超高产、抗枯萎、耐黄萎、抗棉铃虫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农大棉8号,纤维长度30.5mm、比强度30.4cN/tex、马克隆值4.6,纺纱均匀性指数147;农大棉7号为报奖近三年种植面积在河北省居第1位,是农业部发布的重大育种成果"主要作物推广面积排名前10位品种"之一;农大棉8号种植面积多年居前3位。

在《中国农业科学》、《作物学报》、《棉花学报》、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》等学术期刊发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。




  联系方式:  电话:0312-7528401      邮箱:cotton@hebau.edu.cn

版权所有 © 2017 棉花品种创新与产业化团队 保留所有权利